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1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2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3
Shout! Factory出品25周年变形金刚DVD
从零开始认识蓝光技术与蓝光设备
25周年新版变形金刚G1动画DVD第一季外观
变形金刚2 堕落者的复仇DVD封面放出
变形金刚Energon超能量体DVD套装碟报
变形金刚Armada 第一季第二部分 Season One Part TWO
新加坡变形金刚爱好者网站建立
The Ark 方舟资料库II
Music Matrix 音乐能源宝——变形金刚主题曲集
GalaxyForce音乐CD下载
cam、ts、tc、scr版的区别
沉痛悼念TFClub站长星星叫
变形金刚08动画 Animated 机甲英雄之风云乍起DVDrip
08动画开播在即 大量设定图放出
变形金刚07电影DVD发行简介
DVD入门到精通Part1
DVD入门到精通Part2
HD DVD and BluRay reencoding guide


作者:阿福    来源:TFcc.cn    音像制品    2005-9-13 15:18:20

前   言

    众所周知,变形金刚玩具始终是变形金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中国也不例外。在80年代中后期,变形金刚被引入中国后,除了为中国孩子津津乐道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外,最让孩子们着迷的就是可以变成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军用武器、飞禽猛兽的机器人玩具。可以说,由动画片和玩具构成的两大要素成为变形金刚中国文化的基石。然而,它们并不是变形金刚中国文化的全部。

    当八十年代的怀旧风潮已经成为当下流行文化的一种主流,当变形金刚的各类影像产品摆满了音像店的货架,当变形金刚玩具成为眼下一些年轻人们热衷的收藏,依然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变形金刚产品,静静地躺在我们家中的某个角落,记录着八十年代末的那股变形金刚热潮——它们是我们快乐童年的忠实记录者和历史见证人。围绕着变形金刚,中国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周边产品和游戏。这些周边产品和游戏以现在的眼光看,或许显得粗糙与简陋,但它们充分反映了变形金刚在中国盛极一时的情形,更是当年孩子们快乐童年的缩影。以下为大家一一简述。

▓ 贴纸:

显示大图片

    又称不干胶。出现于80年代中期,题材五花八门,但主要以三类为主。一、港台影视歌明星题材:由于80年代,中国大陆的娱乐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此时却恰逢港台影视歌的黄金时期,港台的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大规模的涌入内地,成为内地娱乐文化无可争议的主力军,一大批港台影视歌红星及他们推出的视听作品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于是以他们的生活照、影视剧照为主题的贴纸开始成为贴纸市场的一个主角;二、动画片题材:80年代是国内动画片市场的黄金繁荣期,不仅出现了一大批至今仍为人们树为经典的优秀国产动画片,而且一些顶级的世界动画精品也被纷纷引进,并被译制成经典的国配版本,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由此也成为贴纸市场的一个主流题材;三、兵器舰船题材:80年代是中国全面走向世界、走向开放的转折时期,随着我国出版业、影视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军事迷、兵器迷、舰船迷的队伍迅速壮大,武器装备、军事战争成为当时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而带动了这一题材在贴纸市场上的大行其道。

显示大图片

    在《变形金刚》动画片及其玩具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各类题材的贴纸就已经在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流行,购买的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消费群。当时,以香港亚洲电视台制作的《霍元甲》、无线电视台拍摄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为代表的港产剧题材和以《米老鼠》、《蓝精灵》为代表的卡通片题材的贴纸很受小孩子的欢迎。但是随着《变形金刚》的强势登陆,不仅使这一局面得以彻底改观,更将贴纸在中国的流行推向一个巅峰。

显示大图片

    以变形金刚为题材的贴纸在市场上“独占鳌头”,除了《变形金刚》动画片及玩具自身的独特魅力外,还有几个重要原因不得不提:一、变形金刚涉及人物众多,非一般动画片甚至影视剧能比。不仅如此,数百个机器人还可变形、组合,由此派生出的角色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成为贴纸取之不尽的选题源泉;此外,火爆激烈的剧情,富有冲击力的人物形象,也格外吸引小朋友们的眼球;

    二、限于当时国内的影视及出版环境,虽然当年的青少年有幸观看这样一部经典的商业动画作品,但除了美版《变形金刚》的TV剧集外,变形金刚迷们很难通过其他渠道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与变形金刚相关的背景及内容,同时,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的巨大差异,很多省市播放美版《变形金刚》的进度也有着天壤之别,很多迷友对于“补天士VS惊破天”,也就是我们当年俗称的“变形金刚第二代”剧集知之甚少,于是,变形金刚贴纸则成为大家了解变形金刚的一个窗口,进而引发广大少年迷友对未知剧情的无尽猜测,甚至成为许多“民间传说”的源头;通过这些贴纸,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美版变形金刚的相关知识,还可对日版变形金刚三部曲来个先睹为快,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原因之三:鉴于当年国内的大环境,让广大变形金刚迷友把变形金刚的起源史搞得清清楚楚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年,几乎人人都认为《变形金刚》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美国作品,殊不知变形金刚的正宗发源地其实是在日本。当年,从广东等东南沿海传入内地的变形金刚贴纸的原画,除一小部分来自港台的动漫时尚刊物之外,其余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源自日本方面的设定集、画册,这些出于日本动画大师、高级美术师之手的变形金刚图画不乏上乘之作,特别是在一些人物的塑造上要远比电视动画片传神和细腻得多,并且具有非常个性化的风格。汽车人第二代领袖补天士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美版第三季动画片中画风潦草的补天士相比,贴纸上的补天士要“神采奕奕”得多。这些都成为贴纸收藏中的精品。除此以外,日本方面为了配合漫画故事情节,设计了许多经典场面:如尚在“组装调试”中的大力神,擎天柱沙场折戟、变形金刚正邪两派“全家福”等等,这些场面所反映的故事情节与电视动画片或相吻合,或有出入,但都是动画片中从未出现过的,堪称经典一幕。这些精美的贴纸都定格成为永久的历史瞬间,成为迷友们永恒的珍贵回忆。

    原因之四:变形金刚贴纸从一开始就是动画片与玩具两大主题并驾齐驱。通过贴纸,广大玩具迷过足眼瘾。要知道,当年,很多孩子因经济拮据、家长反对、地域所限等种种原因,要想如愿以偿地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变形金刚玩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如此,对于部分高档的、紧俏的变形金刚玩具,身处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迷友们甚至都无缘得见。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缺少动漫画杂志,甚至连录像机都是希罕物的年代,这些变形金刚贴纸,特别是变形金刚玩具类贴纸相对而言便成为大家搜集变形金刚相关资料的最经济的途径。

显示大图片

    80年代后期在国内兴起的变形金刚贴纸热,与今天碟市上所引发的变形金刚热似乎如出一辙。它们的发源地几乎都来自发达的东南沿海,而它们的合法性都遭到广泛质疑。这直接导致了当年变形金刚贴纸质量上的参差不齐。加之在当年那样一个信息资源严重不对称的时代,当时的中小学生显然无法与今天造诣高深的碟友相提并论,这也给了不法的贴纸制造商以可乘之机。当年的变形金刚贴纸普遍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有:一、原封照搬:即直接将港台杂志上的《变形金刚》动画片剧照作为贴纸的来源,这些贴纸画面模糊,而且还有严重的偏色现象;二、鱼龙混杂:由于当年变形金刚在国内的强势地位,加上国内对机器人动画片常识的知之甚少,导致不少贴纸厂商将其他非变形金刚类的机器人题材也掺杂进来,如《百兽王》、《高达》、《战国魔神》(美版引入为《星球大战》)等,更有甚者,连《恐龙特急克塞号》等特摄片也频频出现在变形金刚贴画上。现在再次重温这些“大杂烩”贴纸,让人忍俊不禁。

    前面提到,由于变形金刚贴纸属“非法出版物”,因此在新华书店、音像店是不可能见到的。但也正因为如此,它反而以更随意的形式出现于孩子们可能光顾的各个角落: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体育操场的空地上、小商品批发区,凡此种种,只要有学生出现的地方,这些贴纸就无处不在。这倒也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迷友的购买。

显示大图片

    各式各样的变形金刚贴纸在版别尺寸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大的可达25 × 15.5cm,最小的尺幅为15 × 9.5cm,介于两者之间的尺寸还有很多。在每版贴纸上,都错落有致地排列有若干枚大小不一的贴纸。为了便于交易,这些贴纸通常是以整版的形式出售的。在大多数地区,笼统地将上述两个尺幅作为“度量衡”,把各类尺幅不一的整版变形金刚贴纸统称为“大张”和“小张”,每大张的售价大约是0.6元左右,小张大约是每张0.3元(仅举一例,各地差异较大)。这个价格在当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将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用于变形金刚贴纸的购买。一些极为精美、罕见的贴纸还成为大家之间彼此交换、调剂、买卖的抢手货,使人不由想起家长们当年节衣缩食去集邮的情景。

显示大图片


显示大图片

    买回来的变形金刚贴纸通常用于四个方面:一是送人。赠给好友挚朋,作为友谊“非同一般”的体现。二是收藏。前面说了,变形金刚贴纸中精品比比皆是,积少成多,去粗存精,收集起来就是一本精美的变形金刚画册。三是临摹。很多迷友以其为模板,乐此不疲地描绘自己喜欢的金刚角色。四是张贴。贴纸的一大属性就是可以张贴。不少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人物贴纸粘贴于课本、文具盒、练习册、墙壁甚至家具上。岁月流逝,这些已经褪色的贴纸成了孩子们快乐童年的最好历史见证者。

第二部分内容请看: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2

作者:阿福    来源:TFcc.cn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4-2008 TFcc. All Rights Reserved.
变形金刚形象使用权仅属于美国Hasbro®公司与日本Takara®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