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2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1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3
Shout! Factory出品25周年变形金刚DVD
从零开始认识蓝光技术与蓝光设备
25周年新版变形金刚G1动画DVD第一季外观
变形金刚2 堕落者的复仇DVD封面放出
变形金刚Energon超能量体DVD套装碟报
变形金刚Armada 第一季第二部分 Season One Part TWO
新加坡变形金刚爱好者网站建立
The Ark 方舟资料库II
Music Matrix 音乐能源宝——变形金刚主题曲集
GalaxyForce音乐CD下载
cam、ts、tc、scr版的区别
沉痛悼念TFClub站长星星叫
变形金刚08动画 Animated 机甲英雄之风云乍起DVDrip
08动画开播在即 大量设定图放出
变形金刚07电影DVD发行简介
DVD入门到精通Part1
DVD入门到精通Part2
HD DVD and BluRay reencoding guide


作者:阿福    来源:TFcc.cn    音像制品    2005-9-13 15:05:09

▓ 洋画:

    在80年代变形金刚动画片及玩具最红火的时期,有两样公认的传播最广、也是影响最大的周边产品,一是贴纸,二是洋画。与前者相比,洋画不及贴纸精致美观,但它却是更具中国时代特征和气息的物件。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造”品种,不仅是中国独有的变形金刚周边产品,而且它的游艺特性使其远远超越了观赏的范畴,成为当年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游戏项目之一。

    洋画不似贴纸,各地叫法众多,不一而足。在上海,洋画有“香烟牌子”的叫法,在广州,洋画被称作“公仔纸”,在北京,孩子们称之为“洋画”,而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城市,洋画还被称为“拍将”,非常生动形象,意即“可以用手拍打的大将”。此外,洋画还有“洋片”、“纸牌”、“游戏牌”等各种叫法,名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不过,尽管各地的洋画在内容上存有一定的差异,但与贴纸相比,它的尺幅却相对比较固定,从各地征集到的各式版别的洋画来看,一幅整版的洋画的尺寸十分近似,具体的长宽尺寸约为25.5 × 18CM。不仅如此,各地版式也十分相似,其中,以每一整版横排五枚洋画、纵列五枚洋画,全版共25枚洋画的版式最为常见。每张洋画的尺寸约为4 × 3CM。不过,随着变形金刚等热门题材的带动,到了80年代末,各类更具个性的多规格洋画也开始频频见于市面,恕不一一赘述。

    洋画的纸质多为质地坚硬、厚实色黄的马粪纸,尤其是洋画的反面,夹杂于纸质中的草木灰依稀可见,更增加了其“中国土特产”的气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正是如此粗糙的纸质才确保了洋画在游戏中禁得住孩子们的反复“蹂躏与摔打”。洋画的起源不可考,80年代初期已经成为一种经济便捷、流传甚广的游艺项目。最初的洋画,题材多以“封神榜”等神话人物为主要来源,神仙鬼怪是这一时期洋画上的“座上客”。在每张洋画相对应的背面,印有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法力等级,寥寥数语,倒也形象生动。

    洋画与贴纸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多为非法出版物;二,售卖渠道也与贴纸相似,多见于学校周边,小商品批发集散地;三,购买对象也多为中小学生。但与贴画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学生购买洋画的主要用途在于游戏,而非观赏收藏。游戏性可以说是洋画的第一特性。各地关于洋画的玩法多种多样,有的甚至差异极大,但基本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游戏规则很简单:首先是将买回来的整版(套)洋画,依线剪下,按照每张洋画背面标有的序列号进行“英雄排座次”;“开赌”时,找一平坦之处,桌子,水泥台子均可。双方同时亮出自己的牌面,数量不限,根据先排序后数量的原则决定“首赌权”。进行时,将双方所有的纸牌排成一行,获得首赌权者用单掌拍击纸牌,凡有纸牌翻转的则归拍击者所有,并可继续拍击,直至无纸牌翻转为止。之后另一人如法炮制,二人轮流拍击,直至台面上纸牌用尽。随后即可进行新一局的游戏。

    在变形金刚风靡神州之前,洋画已经是一项在中小学生中较为普及的游艺活动,因其成本相对低廉、游戏规则简单、不受时空局限而得以迅速流行。可以说,变形金刚在国内的兴起对洋画热的急剧升温无疑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遥想当年,变形金刚洋画的“赌场”遍及小巷胡同的角角落落。走廊楼梯上、乒乓球台上、食堂餐桌上,拍击声此起彼伏,吆喝声震耳欲聋。小学生豪赌狂押,不亦乐乎,令家长为之震惊,令老师为之色变,成为当时一道“靓丽”的风景。按照家长老师的逻辑,洋画是购买所得,在游戏中或失或得,属于变相赌博,自然在严加禁止之列。因此,当时玩洋画通常会与“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玩物丧志”相挂钩。不过,尽管此项游戏从一开始就受到家长和学校的百般限制和阻拦,但师长的种种禁令举措收效甚微,大家仍然是乐此不疲。

    说变形金刚将洋画在国内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绝非夸张之词。这不仅仅表现在为以变形金刚为题材的洋画版式多、数量大、游戏参与人数多,热度持续时间长,更表现在其玩法不断翻新,规格不断升级。先说玩法。起初,洋画的游戏规则十分简单,用手将洋画从“正面”拍成“反面”,即告胜出。而到了人人玩洋画的变形金刚时代,这样的玩法显然过于老套,也不够刺激。于是在洋画的玩法上,难度陡然提升。前面说了,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游戏规则,这里仅仅是选取几种比较有代表的玩法:

【正  拍】将洋画的正面朝上,反面朝下,用手拍打,使正面翻转向下者为胜,否则拍击权即转交对方。

【反  拍】将洋画的正面朝下,反面朝上,用手拍打,使正面重又向上者为胜,否则拍击权即转交对方。

【双  翻】一次拍打导致两张洋画同时翻转者获胜,如只有一张洋画翻转,则视为失败。拍击权即转交对方。

【一条龙】又叫“清一色”,拍打者必须依次将台面上所有洋画“拍反”,否则则视为失败。拍击权即转交对方。

【满堂红】又叫“过三关”,限定游戏参与者每人每次只能出一或两张洋画,拍击者需将台面上所有的洋画“拍反”,然后再将这些已翻转的洋画全部“拍正”,此后,还需挥手扇风,利用气流之力将洋画“掀翻”,连续通过三关者,方可赢得台面全部洋画。

    再说规格。在变形金刚之前的洋画,通常是整套洋画均可使用,无非是牌面大小有差别罢了,但自从洋画进入“变形金刚时代”,这一沿袭多年的“陈规”被打破。在这期间,随着洋画游戏的不断升温,逐渐形成了只玩“前两排”的不成文规定,即除了版面上前两横行的十张洋画外,其余洋画不再纳入游戏之列。之后更发展只玩“第一排”的“恶劣风气”。到了最后,竟然发展到非博派、狂派标志不玩的地步,令人咋舌。这意味着花费不菲买来的整套洋画中,除两张“标志牌”外,其余23张洋画刚买回来就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待字闺中了。

    另一个令人记忆犹新的奇特现象不得不提。在变形金刚洋画渐入高潮之时,出现了一种新式的变形金刚洋画,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在整套洋画中,除两张标志牌外,还有一张由美国孩之宝标志、博派标志、狂派标志组成的洋画,有一些地方称之为“组合标志”。“组合标志”的问世,将变形金刚洋画界的“拜金主义”推向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因为在此前的游戏中,通常以博派、狂派标志为最大“面值”,同时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换算公式,次序相邻的两张洋画相比,前者的“威力”相当于后者的两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张博派标志的洋画相当于两张狂派标志的洋画。而在组合标志的洋画背面赫然印着“可调20张”的字样,这意味着一张“组合标志”的威力可与20张“博派标志”相匹敌!虽然在实际游戏中,这张所谓的组合标志并不具有与20张博派标志抗衡的效用,但它无穷的威力使其成为当年最受追捧的“明星洋画”。不法商贩看到带有组合标志的洋画比其他版别的洋画好卖,于是纷纷加入印制“组合标志”的行列,并将其威力提升至“可调50”、可调“1000”乃至更大的程度,但殊不知,这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恰恰是背道而驰,很快,“组合标志热”便过去了。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关于港译版与上译版的纷争不断,事实上,此类纷争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过于强调地域和年代对于此问题的影响。从变形金刚贴纸、特别是洋画上的文字说明可知,早在日版金刚三部曲进入中国大陆之前,有关“博派”、“狂派”、“洛迪民”、“格威龙”等港译称呼已经频繁见诸于各种变形金刚周边产品,并为大家所广泛使用,尤其是“博派”与“狂派”的称谓与“汽车人”、“霸天虎”等译法均已深入人心。尽管上译版变形金刚是经典之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得到了除华南地区之外的全国迷友的一致推崇,但有关“博派、狂派之说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说法则与事实是明显不符的。

    今天,我们可以作一大胆的假设,如果世上再出现一部家喻户晓、万人空巷的战斗性动画片,恐怕它将会在第一时间内被引入电玩游戏中,成为令软件开发商、游戏运营商、电玩发烧友皆大欢喜的热门游戏。但在那个年代,电视上博派、狂派激烈厮杀、武力相向的场面则是被孩子们以洋画这样一种极富童趣、极具童真的形式所演绎,也许,这样一种没有任何科技含量、也没有声光电特效的游戏在今天中小学生的眼里已经没有了位置,但它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见证了变形金刚在中国大地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当年变形金刚给孩子们带来的想象空间和无穷快乐。

▓小人书与画刊:


    伴随着变形金刚动画片与玩具在国内的迅速流行,以变形金刚为题材的各种小人书与各种画刊也风光一时,它们曾经伴随着“小不点儿”们度过了童年中最快乐的时光。如今,当年的书籍已变得破旧不堪,不过这些书籍的确是一部见证史。换句话说,变形金刚小人书和画刊在大家心中的意义早已不是玩具和动画本身所能承载的。当年,比起贵得要命的玩具来讲,它在家长眼中还算是物美价廉,价格上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从孩子们的角度讲,在长知识的时候得到自己钟爱的变形金刚书籍也是极为开心的,因此这些书刊的销量之大,流传之广也就可以想见了。

    变形金刚小人书和画册有多个不同的版本,首先按纸张规格分为小开本和大开本,小开本又称为小人书,尺寸一般为64开,而大开本的画册通常为787 X 1092毫米、印张数为1或1又1/8。后者比前者的优势在于画面大、清晰,当然成本也高,价格相对于小人书要贵一些。其次按着色和印刷又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种。最后按内容分为电视截图影印版本和手工绘制两种。当时大家见到的各种变形金刚画册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其中在众多手绘作品中,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变形金刚》一至六册艺术价值较高,再加上上译提供的文稿,因此无论是从美学角度上还是从文字的精准性上讲,都是颇令人称道的。从画面上分析,大部分作品先是参考了变形金刚动画片,然后再截图进行制图作业。不过,有些过于偷懒的画法,往往会将读者引入一个错误或歪曲的变形金刚故事线索中,加之版幅的限量,简单的故事画面根本不可能较为完整的表达出真正的内涵,这些都是让人深为遗憾的。

    到了变形金刚在国内大兴其道的后期,滥竽充数、鱼龙混杂的变形金刚书籍“副产品”更多。最流行的一种手法是将当时其他热门的动漫人物与变形金刚混杂在一起,如阿童木、三目童子等,频频被作为这一题材的主角与变形金刚们拳脚相向,不仅如此,本土的卡通人物,如孙悟空、葫芦娃也赫然在列。一本《葫芦娃大战变形金刚》的画报居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让人大跌眼镜。在这一类书中,虽然不乏一些巧妙的艺术嫁接与合理的想象创作,但大多粗制滥造,画风拙劣,内容空洞。当年民间的小书摊上,此类书花花绿绿,满眼都是,可说是大煞风景。但请不要嘲笑历史。在当年那样一个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还相对匮乏的淳朴社会氛围中,这些作品还是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们也见证了变形金刚在中国曾有的辉煌-----凡是和变形金刚沾了边儿的东西都成了畅销货,那个时候,孩子们可能还不懂“爱屋及乌”这个词,却一直在执著地以自己的行动充分诠释着它的内涵。

    与这些相比,最令人惋惜的是如今流传下来的变形金刚小人书和画册已是凤毛麟角了。书籍作为变形金刚附属品的形式挤进人们的视野是一种冒险。尤其是在八十年代的末期,电视和游戏机的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小人书和画刊的消费市场。到了今天,变形金刚影音电子产品已经完全颠覆了其小人书和画册的市场,将它们自然无情地淘汰了。如今在国内的旧货市场上,变形金刚小人书和画刊已经难觅其踪,它们的昔日旧影似乎完全淡出人们视线,变得无声无息了。变形金刚的小人书与画刊已经成为历史,但在国内变形金刚的发展道路上,它们的历史研究价值却不容质疑。

第三部分内容请看: 变形金刚之中国童趣漫谈Part3

作者:阿福    来源:TFcc.cn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网站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2004-2008 TFcc. All Rights Reserved.
变形金刚形象使用权仅属于美国Hasbro®公司与日本Takara®公司